学家地震定爆一科场注发的权力起义
周五深夜,Greg Brockman还沉浸在突如其来的震惊中。这位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怎么也没想到,短短24小时内,公司的权力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变之夜:硅谷最戏剧性的24小时
APEC峰会期间,旧金山街头还洋溢着中美领导人会晤的喜庆氛围。周四那天,Sam Altman在工商峰会上侃侃而谈AI艺术,谁能想到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的"死刑判决"。周五中午,当Altman点开那个Google Meet链接时,迎接他的是四位董事冰冷的面孔。
消息来得太快太突然。12:19分,Brockman收到了Sutskever的紧急来电邀请。短短四分钟后,这位董事长就被剥夺了董事席位,只保留总裁头衔。"Sam已经被炒了",这句话让他如坠冰窟。Brockman当即决定辞职,用实际行动表达抗议。
公司内部顿时炸开了锅。临时CEO Mira Murati匆忙安抚军心,强调与微软的合作不会受到影响。但当晚就有三位核心研究员辞职,这场人事地震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
深层矛盾:非盈利理想与商业现实的碰撞
这场政变最讽刺的是,微软作为最大金主居然是在最后一刻才获知消息。这暴露了OpenAI特殊的治理结构缺陷:非盈利董事会掌握绝对权力,而投资方在重大决策上毫无话语权。
矛盾的种子早已埋下。在开发者大会后,公司内部的"安全派"和"商业派"分歧达到顶点。Sutskever带领的研发团队担心GPT商店等商业化举措会带来安全风险,而Altman则急于推动产品落地和融资。
一位不愿具名的硅谷投资人告诉我:"这就像实验室里的科学家突然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拿去做军火生意。"Altman试图从中东主权基金融资数百亿美元开发芯片的计划,更是彻底点燃了董事会的不满。
董事会风云:谁在掌控AI的未来?
现任董事会的构成耐人寻味:Quora创始人Adam D'Angelo主张控制盈利上限;兰德公司的Tasha McCauley是"有效利他主义"信徒;曾在北大留学的Helen Toner专注于AI安全研究。与他们相比,前任董事马斯克等人的商业嗅觉明显更胜一筹。
Sutskever作为唯一的联合创始人留任,这位Geoffrey Hinton的高徒正在推动"超级对齐"计划。他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耐人寻味:"如果把智能凌驾于人性之上,后果会很糟糕。"这句话几乎是对Altman商业路线的直接批评。
未来迷局:OpenAI将何去何从?
OpenAI独特的治理结构既是优势也是软肋。微软投入上百亿美元却只获得技术使用权,这种安排在科技界堪称特例。按照协议,一旦实现AGI,所有商业合作都将终止——这个乌托邦式的设想能否实现,现在看来充满了变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5年乔布斯被赶出苹果,2008年Twitter驱逐Jack Dorsey,但他们都实现了王者归来。Altman的离开或许会催生新的AI巨头,就像当年Anthropic的诞生一样。
这场权力斗争最讽刺的是:OpenAI的初衷是防止AI权力过于集中,现在却陷入了自身的治理危机。但无论如何,生成式AI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未来的AI版图上,或许会出现更多开放的选择。
一位OpenAI员工在Slack上写道:"谢谢你让我们离未来更近。"这句话既是对离职高管的告别,也是对AI时代的期许。这场政变不是终点,而是AI商业化进程中必经的阵痛。
(责任编辑:交易)
-
记得2016年那个春天吗?澳大利亚人Craig Wright突然跳出来宣称自己就是传说中的"中本聪"。说实话,当时我看到这则新闻差点把咖啡喷出来。这位自称拥有各种高大上学位的"计算机科学家",怎么看都像是精心包装的"好莱坞剧本"。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日本一位戴着老式眼镜的64岁男子才是主流媒体热炒的"中本聪候选人"。作为一个追踪比特币发展十几年的观察者,我越来越确信:比特币这样精密的金融系统,绝不可... ...[详细]
-
最近比特币生态圈热闹非凡,各种新项目层出不穷。这不禁让我想到了2017年的ICO狂潮,当时很多人也担心以太坊会被取代。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说:别急着下结论,事情没那么简单。互联网缺失的两大要素,区块链完美补足说实话,现在的互联网就像个"数字房地产",我们整天在里面创造内容、社交互动,却连个像样的产权证都没有。更夸张的是,全球70亿人居然还在用上个世纪的会计系统。这不就像21... ...[详细]
-
说起Avalanche这个项目,不得不提到它的"祖师爷"Emin Gün Sirer教授。这位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大牛在2019年创立Ava Labs时,心里装着的是一个相当宏大的愿景——当时主流公链比特币和以太坊在处理能力上实在太"弱鸡"了,根本无法承载全球700万亿美元资产的数字化迁移。技术架构的"三驾马车"Avalanche的技术架构挺有意思,采用了三条链分工合作的模式。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它... ...[详细]
-
市场惊涛骇浪:以太坊上演多空双杀,CZ事件给加密市场再添变数
最近这段时间,加密市场的投资者们可真是坐了一趟过山车。以太坊这个"老二哥"也不让人省心,居然在短短几天内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多空双杀大戏。说实话,看着K线图上那些大起大落的走势,我这个老韭菜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市场情绪忽冷忽热,以太坊上演"左右打脸"记得上周三那天,以太坊本来走得好好的,突然就来了一波快速拉升。不少做多的朋友都以为牛市要来了,纷纷加仓。谁知道第二天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价格直接跳... ...[详细]
-
这波行情真是绝了!就在刚刚,我们团队布局的比特币多单完美止盈,足足吃下了350个点的涨幅,换算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就是3000多美元。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跳动,这份喜悦让我忍不住想和你们分享。说真的,最近的行情简直就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记得上周三凌晨,我盯着K线图熬到三点,突然发现几个关键指标同时发出买入信号。当时就果断在群里喊单,现在想来这个决定真是太明智了。那些熬夜跟单的小伙伴们,现在估计都在偷着乐... ...[详细]
-
昨晚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看到大饼和以太终于开始挑战前高的时候,我还以为要迎来一波大行情了。但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价格冲高后很快就"泄了气",特别是以太,短短几小时就跌了70多个点,这过山车坐得让人心跳加速。当前技术面解析不过仔细看看图表,情况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糟糕。以太在2060-2070这个位置形成了相当稳固的支撑带,就像是给价格装了个安全垫。让我想起上个月那次回调,也是在类似位置获...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我对Web3的发展轨迹充满矛盾。一方面,它确实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另一方面,当前的落地情况又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会不会又是一个硅谷精英们编织的美丽泡沫?现状:冰火两重天每天早上,我打开手机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各种社交媒体的推送。据我观察,现在年轻人平均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已经超过8小时——这个数字让我自己都感到震惊。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普通... ...[详细]
-
说实话,当我看到彭博社报道说币安要支付43亿美金和解金时,第一反应是:好家伙,美国监管部门这是要把币安榨干啊!2023年11月21日的这个大新闻,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出来混迟早要还"。一场价值43亿美金的"分手费"这事儿说来话长。币安和美国监管部门的恩怨情仇,简直就是一部加密界的肥皂剧。记得今年6月份SEC起诉币安的时候,业内朋友开玩笑说:"CZ这次怕是要大出血。"没想到一语成谶。认罪协议写得明明... ...[详细]
-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
作为华尔街最有远见的投资人之一,Cathie Wood最近和我聊了聊她对加密市场的最新看法。说实话,这位投资女王的观点总是能给人惊喜——就像她说的,稳定币的发展速度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你知道吗?我们原本预测稳定币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150万规模,"Cathie笑着告诉我,"但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可能太保守了。在《Big Ideas 2025》报告中,我们甚至考虑把新兴市场预期调低一些——因为其他... ...[详细]
-
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 - 比特币可能要开启新一轮大牛市了!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术分析经验,帮助大家找准最佳入场时机。这个神秘指标正在释放强烈信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过超级孔雀鱼指标?这可是个宝贝啊!最近它从灰色变成了绿色,这个信号可不简单。我翻看了历史走势,发现每次这个指标变绿,后面都跟着惊人的涨幅。记得2015年那次吗?指标转绿后,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