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乌龙那场内幕的震惊指经历亲身事件
作为一名前Alameda Research的员工,每当想起2021年那次轰动全球的比特币闪崩事件,我的手指还会不自觉地颤抖。那次事件表面上被媒体报道为"某机构交易算法故障",但真相远比这更戏剧性——那纯粹是个"手滑"引发的大灾难。 记得我刚入职Alameda才几周,正在熟悉这个疯狂运转的加密交易机器。我们的交易系统大体分为两种模式:主力是半自动策略,交易员更像是算法调音师,通过微调参数让系统自动执行高频交易;但偶尔也需要手动操作,比如遇到市场剧烈波动或临时套利机会时。 说实话,我当时就觉得这种设置有点玩火。自动交易系统有完善的价格合理性检查机制,但手动交易完全是"裸奔"状态。就像给一个新手赛车手一辆没有安全带的F1赛车,还指望他不会出事。 2021年10月21日,噩梦成真。一位同事在处理一笔BTC卖出订单时,手指在键盘上打了个滑——不是打错一个数字那么简单,而是把小数点位置完全搞错了。想象一下,本想在65,000美元卖出的订单,变成了8,000美元! 我永远忘不了当时交易室的场景:警报声响成一片,屏幕上比特币价格像过山车一样直线坠落。某些交易所的价格瞬间从6.5万美元跌到8千美元,整个加密推特圈都炸开了锅。媒体急着找原因,Binance US还发布声明甩锅给"算法缺陷"——呵,我猜是Caroline紧急公关的结果。 这次"乌龙指"让我们损失了数千万美元,但处理方式很"Alameda":除了给手动交易加了点安全限制外,几乎没什么实质性改变。SBF的名言是:"快速行动带来的收益,远超过偶尔的事故损失。"这种文化后来在FTX发展到了极致。 回想起来真的讽刺。传统华尔街投行在交易前要做无数风险检查,而我们就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当时我还天真地以为这就是"加密速度",现在才明白这就是灾难的伏笔。 两年过去了,这个币圈著名的未解之谜终于真相大白。不是什么复杂的算法故障,就是一个疲惫的交易员和一次致命的手滑。有时候,最惊人的市场崩盘,起因往往就是这么简单而荒谬。交易室的日常与隐患
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
事后处理:典型的Alameda作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ChainLink即将突破10美元?深度解析背后驱动力
- 谁在主宰全链游戏的未来?揭秘最具影响力的DAO组织
- 加密市场蓄势待发:三枚值得关注的潜力币种
- Web3项目为何频频闪崩?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你必须知道
- 加密货币市场新周期将至:这些潜力币种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 成都Web3盛会:与行业大咖共话加密未来
- 这个被遗忘的AGI项目,可能是你翻身的机会
- BRC20投资全解析:比特币生态的下一个黄金机会在哪里?
- ZkSync低成本养号实战手册:抓住下一个空投风口
- KINGU:如何在Web3.0浪潮中乘风破浪?
- 洪伟早间观察:加密市场的脉搏跳动
- 以太坊与比特币走势分析:如何在震荡市中抓住机会?
- 比特币多头狂欢!800点利润完美兑现,接下来这样布局
- 韩国炒币热:当泡菜溢价遇上全民暴富梦
- PayPal的加密变革之路:让金钱真正流动起来
- 当鹅遇上区块链:超维空间「鹅逃杀」今日重磅来袭!
- BRC20生态的转折点?DotSwap能否成为救市良方
- OpenAI人事地震:当技术精英遇上董事会政变
- 比特币上演过山车行情,牛市还能持续多久?
- 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的狂欢盛宴:第四届产业生态大会在京引爆热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