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能让你一一个夜暴创业创业肺腑富者的之言指望

  发布时间:2025-09-18 16:12:4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作为WeirdoGhostGang的创始人,我这些日子没少反思。Web3这个圈子变化太快了,我们当初入局时的认知,现在回头看简直天真得可爱。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些年的心得,给想要入行或者正在创业的朋友10个实用建议。1. 别把创业当成暴富捷径说句实话,你要是冲着赚钱来的,真不如去当黑客或者炒币。这个行业的名声已经被糟蹋得够呛了,而且比创业赚钱快的法子多了去了。我见过太多人抱着"一夜暴富"的... 。

作为WeirdoGhostGang的创始人,我这些日子没少反思。Web3这个圈子变化太快了,我们当初入局时的认知,现在回头看简直天真得可爱。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些年的心得,给想要入行或者正在创业的朋友10个实用建议。

1. 别把创业当成暴富捷径

说句实话,你要是冲着赚钱来的,真不如去当黑客或者炒币。这个行业的名声已经被糟蹋得够呛了,而且比创业赚钱快的法子多了去了。

我见过太多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冲进来,结果血本无归。创业根本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光是组建团队、考虑合规、规划发展这些就够头大了,更别提成功率连1%都不到。要是你真想靠Rug-Pull捞一笔,那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现在的韭菜园子里连韭菜都长不出来了。

2. 别再迷信"社区驱动"的神话了

还记得刚入行时,大家都说Web3项目要自下而上生长,先有社区再决定发展。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种说法要不是过时了,就是团队自己都没想明白要干啥。

这个误区其实是把创业公司和DAO搞混了。要不要公司化运营?要不要DAO模式?这些问题在Web2时代就有答案了,我建议创业者们多看看小米早期的例子。说到底,创业方向的选择比营销手段重要多了。

3. 别被热点带着跑

Web3的热点更迭快得吓人,牛市一天一个新概念,熊市连故事都编不出来。除非你有个神仙团队,能在每个热点刚冒头时就抓住,否则还是别折腾了。

我见过太多团队追着热点跑,结果产品刚做出来热度就过了。与其这样,不如深耕自己看好的方向,等热点来找你。这个道理,我们创业者都要共勉。

4. 消费赛道就别往Web3凑了

最近有个做消费品的Web3项目倒闭了,我们去取经得到的结论是"付费意愿低"。但我觉得问题不在付费意愿,而是Web3活跃用户实在太少了。

我在新消费品牌实习时学到,从"看到"到"购买"能转化万分之五就很了不起了。Web2有上亿人的大漏斗,Web3才多少人?而且Web3用户所谓的"忠实度"往往带着投机目的,他们不是真爱你的产品,而是在找接盘侠。

5. 别把KOL的话当圣旨

我当过项目方,做过KOL,也在资本待过。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太多人就是为了找人接盘才发声的。就算是看起来"正面"的观点,也不该盲目相信。

创业者必须有自己的判断。你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最终要形成自己的认知。记住,你是给自己创业,不是给KOL打工。

6. Web3原生性没那么重要

以前我们总强调Web3 Native,现在看来就是个标签而已。这个人为的门槛阻挡了新人的加入,也让圈内人越来越封闭。

我在招聘时发现,Web2出身的人往往能力更强。能经受Web2考验的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这比单纯懂Web3重要多了。说实话,现在Web3真没什么是只有Native才能学会的。

7. 选对赚钱方向很重要

这个行业就像娱乐圈,营销特别重要但难度也大。24小时交易、热点更迭、跨文化Meme...团队必须在营销上下大功夫。

但千万别把刷数据当成营销。Web3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嗨,创业者要清醒地选择:是跳出圈子,还是顺势赚情绪钱?两条路都不好走。

8. 创业就是当工作狂

创业后我才知道,时间根本不够用。既要推进工作,又要提升认知,社交时间几乎为零。

虽然我提倡劳逸结合,但既然选择了创业,就得做好当工作狂的准备。公司做大前,你的一举一动都要有目的性。

9. 别把自己困在信息茧房里

我以前整天泡在Web3信息里,刷推特、听Space...结果反而被困住了。Web2的新鲜事总是最后一个知道,连朋友聊天都接不上话。

这对创业者特别危险。无论是Meme、新闻还是商业模式,落后就会挨打。自嗨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了还在自嗨。

我们团队就犯过这种错,讨论时觉得某个想法特别棒,结果调研发现Web2早就玩过了。有时候我们觉得有趣的东西,数据证明大众根本不买账。

  • Tag:

相关文章

  • 分叉之美:当加密世界迎来和平分手的艺术

    记得2016年那个闷热的夏天,我第一次目睹以太坊The DAO分叉时的愤怒。那时的我就像个刚入行的暴躁青年,对着电脑屏幕大喊"这不公平!"六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到Nouns完成首次分叉时,那份愤怒早已化作兴奋和期待。分叉:区块链世界的"和平分手"分叉这个词在加密圈就像咖啡师手里的意式浓缩——常见但讲究。通俗地说,它就像是社区成员决定"和平分手",各自带着共同的家当开始新生活。想象一下两口子离婚还能平...
    2025-09-18
  • 这些投资智慧,改变了我的财富观

    作为一名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我想分享几条真正改变我投资理念的箴言。这些经验之谈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套路,而是经过时间淬炼的真理。耐心是最大的财富密码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眼睁睁看着账户缩水近半,那种煎熬至今难忘。但正是那次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第一条原则:财富积累更像种树,需要阳光、雨露和时间的共同作用。那些频繁追涨杀跌的朋友,最终往往得不偿失。投资的三大禁忌见过太多人栽在杠杆上,就像...
    2025-09-18
  • 当AI遇见Web3:CharacterX如何重塑虚拟社交体验

    最近这段时间,AI领域的热度简直让人应接不暇。ChatGPT就像一剂强心针,把整个科技圈都搅得沸沸扬扬。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领域的老兵,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和AI沾点边的项目,股价都能蹭蹭往上涨。但说实话,这中间有多少是真心做事的,有多少是来蹭热度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在浮躁中寻找真金记得上个月参加Web3Port的Demoday时,有个项目特别吸引我。CharacterX,这个由斯坦福校友...
    2025-09-18
  • 加密世界的叛逆者: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的Web3野心

    说起帕维尔·杜罗夫,这位俄罗斯科技界的传奇人物,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标志性的"狗头"照片和竖起的中指。这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创业者,在拒绝Mail.ru收购VK时展现出的叛逆气质,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但真正让他跻身全球科技舞台的,还是那个让各国政府又爱又恨的加密通讯工具——Telegram。从加密通讯到Web3帝国的蜕变我最近在Token 2049会议上听到一个有趣的观点:Telegram正在悄悄转型...
    2025-09-18
  • 以太坊新势力:企业国库正如何重塑ETH生态格局?

    最近在加密圈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玩起了以太坊囤币游戏。短短两个月时间,这批"ETH大户"就已经悄悄囤了220万枚ETH,占到整个以太坊供应量的1.8%。这个数字看着可能不起眼,但背后的影响可大了去了。还记得当年Michael Saylor带着MicroStrategy在比特币市场买买买的盛况吗?现在同样的剧本正在以太坊上演。从Bitmine Immersion Techno...
    2025-09-18
  • TRB价格狂飙背后:这个预言机项目凭什么突然火了?

    最近加密货币圈里有个项目特别引人注目,Tellor(TRB)的价格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往上窜。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个涨幅确实让人眼红。但到底什么是TRB?它凭什么能在这轮行情中脱颖而出?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预言机界的"另类"玩家TRB所属的Tellor项目,在预言机领域算是个"异类"。不像大多数同行采用抵押机制,它居然用上了类似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PoW)模式。想象一下,矿...
    2025-09-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