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新作剖析得体验团队t究竟值深度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创新的研究者,当我看到Blur团队推出Blast这条"挖矿链"时,内心既期待又存疑。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新鲜出炉的项目,看看它到底有几分成色。 Blast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它的"赚钱Layer2"概念。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宣传语时我就笑了。这不就是把用户的钱收集起来,再打包去Lido做ETH质押吗?这种"中间商赚差价"的模式,跟以前某些理财平台的玩法何其相似。 我昨天亲自体验了一下,界面简陋得让人吃惊 - 连最基本的余额显示功能都没有!我转了0.1个ETH进去,愣是不知道成功了没有,最后只能去区块链浏览器上确认。更夸张的是,现在存进去的钱要等到明年2月测试网上线才能取回。但即便如此,项目上线不到24小时就已经吸引了1000个ETH。看来在牛市里,大家为了可能的空投奖励,真是豁出去了。 相比之下,我反而更看好他们的合约挖矿设计。这让我想起今年5月我写过的一篇关于EIP6969的文章。现有的Gas费分配机制确实不太合理 - 开发者为生态创造了价值,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Blast的CSR协议算是开了个好头,让开发者也能分一杯羹。 不过这个设计也有点"钓鱼"的意味:先用质押收益吸引资金,再用TVL规模吸引开发者。就像在说:"看,我这儿钱多人傻,速来!"这招虽然老套,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说不定真能奏效。 说到团队,就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文字游戏玩得溜。官方说"Blast的贡献者已融资2000万美元",乍看以为是项目融资,细品才发现是把Blur的融资也算进来了。这种"混淆视听"的做法,在业内其实很常见,但总是让人觉得不够坦诚。 作为一个老韭菜,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本来就打算做ETH质押,不妨把部分资金放到Blast试试,毕竟多一份空投机会。但千万别把所有家当都押上去,毕竟这个项目的真实情况还有待观察。 至于开发者朋友们,倒是可以多关注这个平台。毕竟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能直接获得Gas分成的新协议确实不多见。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 这种"先圈钱再发展生态"的模式,最终能否真正繁荣还是个问号。似曾相识的赚钱套路
合约挖矿的潜在价值
团队背景那些事儿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戏台》启示录:从权力垄断到社会自救的生存智慧
- WOW EARN钱包:开启Web3世界的金钥匙
- Maker币上演王者归来:沉寂两年终破1500美元天花板
- MakerDAO背后:DAI逆袭之路与暗藏的礁石
- 比特币或将迎来甜蜜时刻,这次上涨动力够猛吗?
- 比特币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大资金悄然布局预示反弹在即
- 比特币过山车:美联储加息阴影下的加密寒冬
- 区块链晨报:亚运数字点火惊艳全球,数字货币市场暗流涌动
- 比特币世界的乐高:递归铭文如何重塑区块链生态
- 币安给欧洲用户支招:手里的欧元快换USDT吧!
- 元宇宙对话的里程碑:当虚拟与现实界限开始模糊
- 一个文科生眼中的区块链账户革命:我的AA探索之旅
- 比特币或将迎来甜蜜时刻,这次上涨动力够猛吗?
- 恭喜跟上节奏的老铁们!这波行情吃得真香
- 抓住ZetaChain空投末班车:实用操作指南
- BRC-20迎来劲敌?比特币Ordinals创始人推出全新协议Runes
- 香港数字货币市场的破冰时刻:合规之路的思考与实践
- Intent-Centric:Web3用户体验的革命还是换汤不换药?
- 当马基雅维利遇见区块链:DAO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 BlockFi破产案迎来曙光:客户终于要拿回钱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