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链闻 >>正文

百态务迷密资后的亿美元加产背X债局市场

链闻5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提不起劲。数字资产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在一个窄得可怜的区间里来回晃悠。说真的,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乏味的行情了——交易量低迷得可怜,连专业交易员都要打瞌睡了。这让我想起上周在视频里分析的,资金外流就像是抽走了市场的血液,现在的市场简直像个植物人。比特币:14岁的"老小孩"还在长大说来有趣,比特币明明都已经14岁了,可我们还在争论它到底能干什么。这让我想起我侄子,14岁了还整天变... ...

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提不起劲。数字资产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在一个窄得可怜的区间里来回晃悠。说真的,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乏味的行情了——交易量低迷得可怜,连专业交易员都要打瞌睡了。这让我想起上周在视频里分析的,资金外流就像是抽走了市场的血液,现在的市场简直像个植物人。

比特币:14岁的"老小孩"还在长大

说来有趣,比特币明明都已经14岁了,可我们还在争论它到底能干什么。这让我想起我侄子,14岁了还整天变着花样找新乐子。比特币也是这样,它的可能性一直在变化,就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有人把它当数字黄金,有人用它支付咖啡,还有人把它当成区块链的"地基"。说实话,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让我着迷——你永远不知道明天比特币又会玩出什么新花样。

Sonic的过山车之旅

记得2021年那个夏天吗?Sonic(那时候还叫DFinance)刚上线时可是风光无限。2.7亿美元的TVL,啧啧,那时候的IC生态多热闹啊。可现在呢?560万美元的TVL,连当初的零头都不到。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过山车,爬升的时候有多刺激,俯冲的时候就有多酸爽。不过话说回来,DeFi项目不都是这样吗?潮起潮落,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链上创新:熊市里的野草

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熊市,链上创新就越疯狂。DeFi、NFT、LSDFI...这些概念哪个不是在市场低迷时冒出来的?反倒是那些VC项目,上来就给你整个1-2亿流通市值的"惊喜",然后就开始表演自由落体。今年三四月那会儿,圈内人见面都不问"吃饭了吗",改问"今天你又反VC了吗?"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FTX的34亿美元"遗产"

最新曝光的法庭文件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FTX手里握着34亿美元的加密资产,其中SOL就占了11.6亿——说实话这个数字看得我手抖。更绝的是高管们22亿美元的"分手费",还有巴哈马那38套豪宅。我算看明白了,原来破产前最忙的不是财务,而是房产中介!现在美国司法系统正忙着把这些"礼物"一件件要回来,这场资产追讨大戏,我准备搬好板凳追更了。

要说这份文件最让我在意的,是那个72%的数字——前十项资产就占了FTX加密资产的大头。这不就跟我们普通人理财一个毛病吗?鸡蛋都放在少数几个篮子里。只不过人家的篮子,一个就值上亿美元...

Tags:

相关文章

  • 农业RWA的逆袭:小企业如何在这片蓝海中分得一杯羹

    链闻

    说实话,当我看到RWA市场最新数据时,内心是复杂的。这个在3年内从100亿飙到233.9亿美元的"香饽饽",居然被信贷和国债代币化占了九成江山。更让人唏嘘的是,农业这块价值2.7万亿美元的"大蛋糕",在链上世界里只能可怜巴巴地分到3%的份额。这就像在繁华的华尔街边上,农民们还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叫卖自己的收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参加区块链大会时,台上的专家们信誓旦旦地说:"... ...

    链闻

    阅读更多
  • 币圈淘金记:一个老韭菜的7条实战心得

    链闻

    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这些年,我算是看明白了,赚钱的门道其实就那几样,关键看你怎么玩。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的实战经验,希望能给新入场的伙伴们一些启发。1. 佛系囤币:和时间做朋友记得2017年那会儿,我花3万块钱买了1个比特币,当时身边的朋友都说我疯了。结果你猜怎么着?2021年牛市的时候,这枚币涨到了40多万!这就是囤币的魅力。对于比特币、以太坊这种主流币,根本不需要天天盯着K线图看。我把它当成数... ...

    链闻

    阅读更多
  • 币圈老手的炼金术:12个让你少走弯路的实战心得

    链闻

    说实话,在币圈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人起起落落。有位朋友去年all in某个热门币种,结果现在连饭都快吃不起了。今天就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怎么才能活得更久、走得更好。独立思考比K线图更重要记得2017年那会儿,所有人都疯狂追捧ICO项目。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这些项目连个像样的白皮书都没有。结果呢?90%的项目都归零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跑的时候,可能就... ...

    链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