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当技担业负天才困境成商术优势变
最近科技圈上演的"奥特曼回归记"虽然落下帷幕,但OpenAI的烦恼远未结束。说来有趣,这场戏剧性回归背后最大的功臣竟是微软——这家科技巨头今年不仅豪掷100亿美元追加投资,还调动了自家研究院的精英团队,全力帮OpenAI把GPT-4这样的尖端技术转化为实用产品。 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今年9月,微软研究院的Peter Lee接到一个秘密任务:开发OpenAI的替代品。谁能想到,微软自家的大模型应用Bing Chat竟成了第一个"去OpenAI化"的产品?据业内消息,微软正逐步将Bing中集成的OpenAI大模型替换成自研版本。11月开发者大会上,Bing Chat更名为Copilot后,其市场定位与ChatGPT惊人地相似——这背后的心思,明眼人都能看出几分。 说来讽刺,微软下决心自研大模型的导火索,竟是OpenAI技术太强了。当ChatGPT风靡全球时,OpenAI的科学家们正在研发代号为Arrakis的稀疏模型项目。这种模型有个妙处:处理不同任务时只需激活特定部分,就像给不同的工作准备不同的专用工具,而不是每次都动用整个工具箱。这不仅响应更快、更精准,更重要的是能大幅降低计算成本。 举个例子,现在用大模型就像用航空母舰运邮件——实在太浪费了。微软基于GPT-4开发的GitHub Copilot就是个典型案例。这款辅助编程工具每月收费10美元,但据《华尔街日报》披露,每个人用户平均每月要让微软亏损20美元,重度用户甚至能让微软每月损失80美元。 OpenAI的模型确实厉害,在各大评测中都名列前茅。但这份卓越的代价是高得吓人的使用成本。有业内人士算过账:GPT-3.5的API价格是开源模型Llama 2-70B的3-4倍,GPT-4就更不用说了。但现实是,除了代码生成、解数学题等少数场景,大多数工作完全可以用更精简的模型完成。 创业公司Summarize.tech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这家提供音视频摘要服务的公司有20万月活用户,最初用GPT-3.5,后来换成开源的Mistral-7B-Instruct后,成本直接从每月2000美元降到不足1000美元,用户却感觉不出差别。这就像给每个外卖小哥配兰博基尼——帅是帅了,但实在没必要。 即便没有这场内讧,OpenAI可能也会面临客户流失。原因在于它的商业模式存在一个根本矛盾:一方面,它对开发者非常友好。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定制各种功能的聊天机器人,就像给现成的豪华跑车换个涂装那么简单。最新数据显示,用户已经上传了19000多种功能各异的GPTs,每天新增上千个。 但对大公司来说,OpenAI的优势反而成了劣势。当企业需要深度定制时,GPT-4庞大的体量就成了负担——最低200万美元、耗时数月的开发成本,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相比之下,全量微调开源模型的成本通常只有几十万美元。 更关键的是,像微软、Salesforce这样的大客户根本不需要和别人拼单分摊计算成本,这让OpenAI的规模优势荡然无存。甚至连初创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也会发现改用开源模型更划算。Summarize.tech就成功把成本砍掉了一半多。 OpenAI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理想主义与商业化的冲突。这家机构创立之初,马斯克和奥特曼的愿景是让AI发展不受商业利益干扰。正是这种纯粹的研究氛围,吸引了伊利亚等顶尖科学家加入——尽管当时OpenAI给的薪水还不到谷歌的一半。 但ChatGPT的爆红改变了一切。OpenAI总裁布罗克曼曾坦言,他们最初只是把ChatGPT当作"低调的研究预览",用来收集人机交互数据。谁都没想到它会火成这样,更没想到这会逼着OpenAI从象牙塔走向商业战场。 如今,OpenAI员工人数可能已突破700人,运营成本水涨船高。正如一位匿名员工所说:"当收入和利润有了明确路径,你再也无法为'理想主义研究实验室'的身份辩护了。" 这场"奥特曼去哪儿"的闹剧,表面上是人事斗争,实则反映了OpenAI的身份危机。正如马斯克所言:"我们成立组织是为了拯救雨林,结果它却做起了伐木生意。"在技术领先与商业可行之间,在理想主义与盈利需求之间,OpenAI正站在十字路口。微软的Plan B
"兰博基尼送外卖"的困局
商业化之路的困境
理想主义与商业化的拉锯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从旁观到入局:我在2021年NFT狂热中的真实投资故事
- 比特币的新衣:XRC-20代币标准是机遇还是负担?
- 2023上海区块链峰会:Web3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REQ:你可能错过的支付革命
- 现货比特币ETF:加密货币投资的下一场革命
- Web3未来十年的破局者:C链在TOKEN2049展现的雄心壮志
- 从NFT收藏家到Web3基建观察:我与Immutble X的那些年
- Rollup大战全景:谁会成为下一个以太坊?
- 8月11日数字货币合约市场观察:当趋势来临时该如何应对
- 200天倒计时:BCH减半将至,市场准备好了吗?
- 交易智慧:老司机的市场生存法则
- JPEX惊天骗局:当虚拟货币变成真实噩梦
- 解密Immutable X:NFT世界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 以太坊Dencun升级最新动态:EIP-7514正式加入计划
- 以太坊活跃度爆发背后:暴跌警报还是抄底良机?
- 昨天的黄金空单策略又赚翻了!
- 加密世界风云录:2025盛夏的12个关键转折点
- 四年一度的财富盛宴:你敢不敢跟币圈玩这个心跳游戏?
- 币圈新手指南:如何避免成为市场韭菜?
- 当虚拟货币遇上金九银十:一位老韭菜的肺腑之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那个为FTX埋下定时炸弹的MIT天才:Gary Wang的双面人生
- 一个OTC商的自白:我在币圈的踩雷经历
- 欧盟的数字欧元计划迈出关键一步:11月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 社交金融新纪元:OPENTELE BOT如何重塑Web3世界
- Moonbeam Ignite新手攻略:300万GLMR等你来拿
- 当市场疯狂时,我们该如何保持清醒?
- 币圈惊雷!Bigtime突发漏洞引爆市场恐慌,LOOM失血严重,山寨币或将迎来大清洗
- SocialFi新秀Tomo:它凭什么能跟Friend.Tech掰手腕?
- 特斯拉的AI豪赌与比特币佛系持有:一场耐人寻味的科技企业财务策略
- 一则乌龙消息引发的血案:比特币市场惊魂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