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虚拟港证货币亿港元案出手诈骗整顿乱象监会
最近香港金融市场炸开了锅,JPEX这家打着"申请牌照"旗号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突然爆雷,涉案金额高达14.3亿港元!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监管的老兵,我不禁要问:这种骗局为何屡禁不止?我们来聊聊香港证监会的最新动作。 说实话,JPEX的手法一点都不新鲜——不就是那个"假装正在申请牌照"的老把戏吗?但偏偏就有2300多人上当,涉案金额达到了惊人的14.3亿港元。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会上痛心地说:"这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投资者教育实在太重要了。" 我认识不少投资虚拟货币的朋友,他们总说:"高风险高回报嘛。"但问题是,你连平台是不是骗子都分不清楚,谈何风险控制? 证监会这次真的急了,准备推出四份"防骗指南": 第一份是"正经孩子名单"——持牌平台;第二份是"关门大吉名单"——被要求结业的平台;第三份是"特殊照顾名单"——过渡期内的平台;最劲爆的是第四份"相亲对象名单"——正在申请牌照的平台。 说实话,看到HKVAX、HKbitEx这些名字出现在申请者名单上时,我第一反应是:这些平台得赶紧自查,别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毕竟现在投资者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梁凤仪说得对,想靠监管机构事前发现所有骗局不现实。我给大家三个建议: 首先,别被那些"年化收益率200%"的广告忽悠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其次,别轻信所谓的"投资大神"推荐,他们很可能收钱了;最后,投资前务必查查证监会官网,看看平台在不在白名单上。 证监会还准备和警方联手建立一个信息共享通道,这招够狠!以后骗子想在香港混,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下个月9号立法会要专门讨论这事,财委会主席林健锋说得直白:"这是迟来的春天。"的确,虚拟货币行业走到今天,是该好好整顿了。 不过话说回来,监管太严可能把创新扼杀在摇篮里,太松又会让骗子有机可乘。这个度该怎么把握?我觉得证监会的"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原则说得在理。 最后提醒大家:目前只有4家平台在正经申请牌照,投资前一定要擦亮眼睛。记住,在金融市场里,有时候不亏钱就是赚钱。诈骗手法竟然如此老套
证监会放大招:四份名单防骗
防骗不能只靠政府
行业到了十字路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Terra Classic迎来转机:这次反弹是真翻身还是昙花一现?
- Chainlink创始人犀利点评:90%的跨链桥都存在致命安全隐患
- 火币HTX又放大招!零知识证明让资产验证既安全又私密
- 加密资产安全: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 粉丝经济革命:Luffa如何用文化钱包重塑创作者生态
- 我的空单又赚钱了!不服来战的交易员日记
- 韩国加密监管新纪元:变革中的市场规则
- 数字货币投资:我的五年踩坑经验分享
- 舒华体育携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开启运动健康新篇章
- 10月6日数字货币合约实战解析:BTC与ETH的微妙博弈
- JPEX暴雷事件:香港监管重拳出击打响虚拟资产保卫战
- 当NFT遇上DeFi:Autofloruit如何破解市场流动性困局
- Rollup经济学的幕后操盘手:排序器的权力游戏与出路
- 比特币铭文江湖再起波澜:Rune协议能否改写游戏规则?
- 香港JPEX骗局震撼金融圈:15亿港元的惨痛教训
- 深度解析Pendle:DeFi世界里的利率魔法师
- 10.11以太坊交易复盘:30点利润背后的思考
- 2023年10月3日区块链市场观察:东方力量崛起与监管呼声高涨
- BC科技的绝地反击:牌照红利还是资本游戏?
- 加密老炮直言:下一波牛市或将颠覆你的财富认知
- 搜索
-